促进涉砷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6-01-08 12:04 来源: 浏览:
打印
【字体: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防治环境砷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规范砷污染治理和管理行为,引领涉砷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促进行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日前,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就这一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及如何理解、贯彻这一技术政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出台《技术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答:全球砷矿资源探明储量70%集中在中国。据统计,全国约70%的砷采出量废弃于选矿尾砂中,只有左右进入冶炼厂。据不完全统计,仅每年随精矿进入冶炼厂的砷总量就已超过8万吨,但回收的砷仅约占进厂总砷量的10%。大量尾矿只能堆放在尾矿库或一些自然场地,导致大量砷流失到环境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标准的煤炭”,国家也明确限制含砷制剂在农业和医疗领域的应用,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砷污染问题在一系列颁布的工业排放标准中严格限制了砷的排放标准,旨在促进砷污染防治、规范涉砷行业健康绿色发展。

  但是,限于砷的特性和市场需求疲软,同时由于砷产品市场非常有限,致使金属砷价格长期低迷,在对含砷物料中有价元素利用过程中对相应产能规模、生产技术先进程度以及如何安全控制砷污染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导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理清管理思路,同时配合各种技术措施的实施。为此,环境保护部制定发布了《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其目的就是为涉砷行业环境保护相关规划、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和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控制日益严重的砷污染。

  记者:《技术政策》对砷污染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技术政策》根据涉砷行业砷污染的特点,遵循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原则一:源头减量。选用砷含量低的矿石和燃煤;生产或进口砷含量满足相关精矿标准和国家政策要求的精矿;采取密闭或其他防漏散、防飞扬措施,防止在收集、运输、储存含砷精矿以及含砷危险废物时产生砷污染。

  原则二:过程控制。有色金属采选、冶炼行业是砷污染物主要来源之一,采用符合一、二级清洁生产标准的冶炼工艺,采用富氧底吹熔炼炉、卡尔多炉等先进炉窑从含砷中间物料中回收有价元素。限制含砷制剂在玻璃器皿行业、木材防腐行业的使用;逐步淘汰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添加和使用含砷制剂。

  原则三:末端治理。对含砷物料污染防控,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基本原则,采用袋式除尘、湿式除尘、静电除尘等及其组合工艺对含砷烟尘进行高效净化;对各类含砷废水(液)进行单独收集、分质处理或回用,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对含砷污泥和含砷废渣应固化、稳定化处理,按国家相关要求运输、贮存和安全处置。积极鼓励含砷物料产生量较大的企业对含砷废渣和废料进行资源化处置;采用湿法 冶金技术回收含砷污泥、砷烟尘等废渣和废料中有价金属。

  原则四:生态修复。严格控制含砷尾矿、废渣等含砷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理,尤其是含砷尾矿库要采取防渗漏、防氧化、防流失等无害化处置措施,并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尾矿库闭库时按要求覆土并种植植物,防止滑坡、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开展含砷废渣、废渣堆场及其周边污染土壤综合整治。采用固化及稳定化技术治理砷污染场地土壤,采用植物修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或农业生态工程等措施治理砷污染农产品产地土壤。

  记者:《技术政策》如何引领我国涉砷行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答:《技术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清洁生产的要求,强化监测监管。涉砷行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统一规划、严格监管。对利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砷物料生产三氧化二砷、金属砷等产品的单位,必须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资质管理办法要求;对含砷尾矿库定期进行渗漏液和地下水监测,确保其长期安全封存;对历史遗留含砷冶炼场地、废渣堆场以及周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环境质量调查、监测与风险评估,防止其产生二次污染。

  第二,从严治理、鼓励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如袋式除尘、湿式除尘、静电除尘等高效除尘技术,石灰—铁盐共沉淀、高浓度泥浆—铁盐法、生物制剂等废水深度净化技术,以及固体废物固化、稳定化安全处置措施等对含砷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治理。

  记者:如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控制污染事故发生?

  答:《技术政策》将从以下几方面防范砷污染事故的发生:

  第一,健全环境风险评估、防控体系和防控措施,对涉砷行业砷污染物实行全过程监控。

  第二,严格执行砷污染物国家排放标准。

  第三,建立定期监测监管制度。开展尾矿库等固体废物堆场渗漏液和地下水,生态修复后的砷污染场地、农产品产地土壤等定期监测监管。同时,对农产品中砷含量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砷污染农产品产地,调整种植结构并严格监管,必要时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

  第四,严格控制含砷制剂的使用。如逐步限制玻璃器皿行业使用含砷制剂,逐步淘汰饲料和养殖行业添加和使用含砷制剂,严格控制含砷制剂在农业领域的使用。同时,积极研发含砷制剂替代产品,使玻璃行业、木材防腐行业和农业不再使用含砷制剂。

  记者:《技术政策》最终实现的控制目标是什么?

  答:《技术政策》最终实现的控制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

  第一,全面规范涉砷行业砷污染治理与管理行为,引领涉砷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

  第二,通过逐步严格砷污染物排放标准,引领涉砷行业清洁生产和砷污染物防治新技术研发。

  第三,为涉砷行业环境保护相关规划、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和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第四,全面提升涉砷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杜绝砷污染事故发生,促进含砷制剂替代产品和含砷新产品研发。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Copyright (c) 2021 https://sthjj.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 办:雅安市生态环境局 官方政务电子邮箱:shjbhj@yaan.gov.cn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联系电话:0835-2224902 非工作时间值班电话:12369 邮编:62500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9 蜀ICP备19014011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