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编制专项规划。
(二)合理治理方式和技术。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对靠近城镇、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就近接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农村地区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人口较少的农村地区,采用低能耗或无动力技术分散处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化利用。根据地理气候、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遵循“达标排放、管理方便、长效稳定”的原则,按照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 2626-2019)要求,合理选用化粪池、沼气池、厌氧生物膜池、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一种或多种工艺组合的处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
(三)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梯次推进设施建设,在人口密集、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和青衣江、大渡河流域等重点区域、敏感区域先行,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并推广成熟经验,示范带动扩大范围。优先安排农村居民聚居点(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强化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的生活污水处理,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乡政府所在地(乡集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与农村居民聚居点(区)污水治理统筹推进、优先实施。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66个,配套管网约216公里,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1万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99个,接入城镇污水管网2.54万户,接入污水设施受益户数约1.5万户。到2020年底前,全市1000人以上农村居民聚居点(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
(四)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一是成立雅安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技术组,加强对各县(区)开展排查工作的督导工作,同步指导县(区)成立黑臭水体排查推进技术组,
(五)加强项目申报。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汇报沟通,竭力争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金。同时,针对县区项目申报中存在的问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现场沟通。积极呼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资金预算,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资金筹措机制,加大管护经费投入。鼓励各县区做好涉农资金统筹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
(六) 建立健全长效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不同类
(七)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不断改变农村村庄污水直排习惯,让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运行等日常巡查工作,形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