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作简报,向各地介绍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和雅安市委、市政府推动落实属地责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抓住2024年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以调查找问题促整改,借复盘补短板提能力,切实推动突发环境事件全过程管理的经验做法。根据工作简报,我们提炼了这些重点,一起来看。
雅安市地处长江上游,境内河流密布,水系发达,生态环境敏感。雅安市高度重视水环境安全,结合2024年全市环境应急工作特点,深入解剖分析,促进问题整改,多维度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查漏补缺,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
聚焦2024年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雅安市在生态环境部的持续关注、生态环境厅的现场指导下,同步启动事件调查工作,查明事件原因,梳理问题短板。围绕责任落实、协同机制、应急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弱项,雅安市举一反三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厘清环境安全职能分工,压实属地责任,建立上下游生态环境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形成“事前强化准备、事中科学应对、事后调查评估”闭环,不断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管理。调查完成后,雅安市立即组织生态环境、消防、应急等20余个部门以及4个乡镇开展复盘演练。演练按照“属地处置为主,省级力量支援”原则,由生态环境厅协同参与指导,分管副市长亲自挂帅。演练贴近实战,覆盖先期处置、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等关键环节,并模拟强降雨天气、断源不彻底等复杂情况,全面提升应急队伍快速反应、应对处置能力。
建章立制固本,做好道路环境安全风险防范
如何常态长效抓好道路环境安全风险防范?雅安市从工作机制、协同应急、监测网络等入手,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由公安、应急、交通三部门联合管理危(化)品运输,深化生态环境与消防救援应急联动,明确职责分工、优化处置流程、巩固联动机制。利用交管、物流运输等平台实时跟踪车辆轨迹,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途经区域环境风险,通过评估模型进行预测预警,确保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
针对国省道路临河(湖)、弯多路陡等特点,雅安市探索“一路一策一图”模式。具体措施上,形成道路环境风险一张图,在事故易发路段规划建设截流沟、引流槽等应急设施,补充沿线乡镇环境应急物资,结合原有1个市级主库、6个县级分库,初步建立“1+6+X”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面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