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九次“出镜”,野生大熊猫高频次光顾芦山!
发布时间:2024-04-08 08:39 来源: 浏览:
打印
【字体:

“3月份,红外相机共拍摄到大熊猫九次。”4月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县管护总站工作人员高明整理红外相机3月份实时拍摄传输资料后,欣喜地说,除拍到九次大熊猫,还有意外收获——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红喉雉鹑首次出现在镜头中,“这也是芦山县第一次发现该物种。”

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持续深入,近年来,大熊猫及各类珍稀野生动物频频亮相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在大熊猫“伞护效应”下,各类珍稀野生动植物在芦山县“安居”,从侧面反映出芦山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一月内九次拍到大熊猫,好生态造就大熊猫宜居家园

3月底,“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野生动物集中亮相”的相关新闻被省内外媒体争相报道。镜头里,大熊猫、绿尾虹雉、林麝、川金丝猴等野生动物自由自在、“萌”态可掬的模样,让广大受众看到芦山县的生物多样性,也直观感受到芦山县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的努力。

3月9日11时58分,一只大熊猫迈着矫健的步伐出现在雪地里,几秒后迅速走出镜头。

3月19日11时41分,两只大熊猫一前一后出现在镜头中。前面的大熊猫似乎对红外相机很感兴趣,先用爪子拍打相机,接着站立起来,将整个脸凑到相机面前,模样憨态可掬;后面的大熊猫驻足打量,四处张望,模样十分乖巧。

3月31日13时18分,一只朝着前方悠闲踱步的大熊猫被右侧的风景吸引,短暂驻足后,毫不犹豫调转方向,朝右后方走去。

……

翻看3月份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大熊猫影像,出现在镜头里的大熊猫体态丰腴、身手矫健。

“一个月内拍到九次大熊猫,这个频率有点高。”芦山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办公室负责人张剑平说,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后,芦山县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精心谋划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建设事宜,统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牢牢把握市委赋予芦山大川河“大熊猫守护社区”定位,加大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开放新潮、活力健康、和谐共生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

激发“伞护效应”,生物多样性保护显成效

“这是红喉雉鹑!”4月1日,在仔细核对影像和相关资料后,高明和张剑平确认,3月16日14时05分出现在红外相机画面里的3只野生禽类,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红喉雉鹑。

画面中,三只红喉雉鹑背对镜头,保持排队阵形悠闲地走向丛林深处。其中,排在最后的那只红喉雉鹑在走几步之后,调转前进方向,走到画面左侧。发现自己掉队后,它快速朝另外两只红喉雉鹑跳了过去。

“这是芦山首次发现红喉雉鹑这一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张剑平的话语里难掩激动。

红喉雉鹑是雉科、雉鹑属的走禽。栖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针叶林、灌丛及裸岩地带,是中国的特产物种,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名录。

不仅仅是红喉雉鹑。工作人员在整理3月份红外相机资料时还发现,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绿尾虹雉、林麝、川金丝猴、羚牛、岩羊、小熊猫、黑熊等也纷纷出现在镜头中。

芦山县是横断山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2%,532.76平方公里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占全县总面积的44.7%,其中核心保护区316.26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216.5平方公里。涉及大川、太平和宝盛三个乡镇,是连接邛崃山——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地带,也是大熊猫、扭角羚、红豆杉、珙桐等40余种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透过红外相机镜头,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的生物多样性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见证。

张剑平介绍,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布设红外相机210台(其中实时传输100台,常规110台),常规红外相机累计收集监测信息1.5万余条,先后监测到大熊猫、四川羚牛、水鹿、毛冠鹿、小熊猫、豹猫、黄喉貂等野生动物。

“2月份,我们在不同区域两次拍摄到雪豹的身影;正月期间,我们发现了大熊猫母子悠闲散步的场面……”张剑平说,今年监测到的野生动物都是通过红外相机实时传输画面收集到的。巡护人员将于近期开展监测巡护,收集常规红外相机拍摄画面。届时,出现在芦山片区的野生动物数量、种类可能还要增加,“并且,这些只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大川镇区域内记录到的野生动物。由于红外相机布设有限,在太平镇、宝盛乡,可能还有其他珍稀野生动物未被发现。”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芦山县进一步完善巡护监测体系,设置固定样线25条,形成巡护线路49条。通过将巡护监测与日常巡护相结合,目前该县已累计开展巡护3000余人次。

巡护,只是守护大熊猫的第一步。

“近年来,芦山县全方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5000亩人工纯林改造提升等9个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常态化开展巡护监测及林长制工作,结合‘天空地人’一体化体系建设,推进基础管护站改造提升,强化基层巡护队伍日常管理,开展自然资源综合执法专项行动,并与成都大邑县签署联防联护协议,携手打击整治破坏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的违法犯罪活动。”芦山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得益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芦山县野生动物种群逐渐复壮,生态系统不断恢复完整性,大熊猫“伞护效应”被进一步激发。如今,芦山县境内野生动物出没频繁,不仅频频亮相在红外相机的镜头里,当地村民也多次拍摄到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出镜”。

来源: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Copyright (c) 2021 https://sthjj.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 办:雅安市生态环境局 官方政务电子邮箱:shjbhj@yaan.gov.cn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联系电话:0835-2224902 非工作时间值班电话:12369 邮编:62500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9 蜀ICP备19014011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