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7月9日-2025年7月15日。
联系电话:0835-2230139
传 真:0835-2242025
通讯地址: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复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年产8000吨高性能无卤环保阻燃材料项目 | 四川雅安石棉县 | 四川弗莱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 成都锴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四川弗莱盟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在雅安市石棉县工业园区实施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由四个阻燃剂产品生产线组成,全部产能8000吨/年,规模分别为焦磷酸哌嗪3000吨/年、次磷酸铝2000吨/年、亚磷酸铝1000吨/年、三聚氰胺聚磷酸盐2000吨/年。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84万元。 |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厂区现有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强化施工区域管理,施工区域四周设置围挡;定期对厂区路面洒水抑尘,及时清除撒落在路面的渣土;集中堆放砂石等原材料,对临时土石堆场用毡布覆盖,定期清运建渣;强化运输车辆管理,限速行驶,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优化施工平面布置,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加强施工噪声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低噪声设备,注意施工机械保养,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加强车辆管理,主要运输通道远离居民区,减轻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建筑垃圾按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或填埋;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经收集后交废物收购站处理;生活垃圾定期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置。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车间地坪清洁废水、离心滤液、初期雨水及污水处理系统设备清洗用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系统蒸发+臭氧氧化处理后,蒸发冷凝水部分回用,其余交由四川蓝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回收利用,不外排;生产线设备清洗用水回用于生产;蒸汽冷凝水及冷却循环系统排水交由四川蓝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回收利用,不外排;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汇同其他生活污水经厂区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及园区污水处理厂进管水质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最终排入竹马河。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投料、粉碎、包装工序产生的粉尘经集气罩+布袋除尘处理后由1根1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焦磷酸哌嗪干燥工序废气经负压收集+布袋除尘处理后同焦磷酸哌嗪反应、冷却工序废气,污水处理工序废气一同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1根1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干燥工序水蒸气、粉尘经负压收集+布袋除尘+真空冷凝处理;实验室废气VOCs经通风橱+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1根1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由专用烟道引至楼顶排放;发电机房燃烧废气经自带消烟除尘器处理后,由专用烟道排放。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合理布置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房安装隔声门;风机、空压机等均设置减振措施;生活水泵,消防水泵设于地下层内,均作隔振基础;水泵进、出管、管道穿越变形缝均设金属软管接头;同时,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控制车辆进入厂区速度以减少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油桶及含油抹布、废手套、废活性炭、实验室废液、废包装材料属于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布袋除尘灰先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经危险特性鉴别后,若属于危险废物,应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若不属于危险废物,则交由相应的单位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不合格品根据品质情况,采取重新加工或作为危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废包装桶、过滤器滤芯交由厂家回收;厂区沉淀池和预处理池产生的污泥委托单位定期清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餐厨垃圾应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收集处置;废包装袋、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五)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按照报告书要求,严格落实分区防渗要求,危废暂存间、合成车间、滤液收集桶、冷凝水收集系统区域、磷酸储存区、预处理池、隔油池、事故水池、初期雨水池、沉淀池采取重点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6.0米,渗透系数≦1×10-7厘米/秒,危险废物暂存间需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干燥车间、粉碎包装车间、供电工程、供热工程、机修间、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原料库房、成品库房、废气处理设施、一般固废暂存间采取一般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米,K≤1.0×10-7厘米/秒);办公生活设施、化验室、空压站、制氮站、消防泵房等等采取简单防渗,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为生产、储运过程中危险物质和危废泄漏,环保设施故障导致废气、废水事故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火灾、爆炸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针对各风险点和风险类型,项目拟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包括: 一是按照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相关要求,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报警装置和安全设施;危险化学品进行单独存放,避免日光直射,远离火源;储存区地坪须按要求进行防渗处理,储存区设置围堰,避免外漏;在车辆运输有毒有害化学品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实行定期性安全检查,定期对包装桶、各管道、阀门进行检修,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给予消除。 二是加强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日常维护及保养,出现故障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排查,问题排除后方可正常生产;事故废水通过三级防控体系,将废水控制在事故发生单元、厂区事故应急池、园区事故应急池暂存,经园区管网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三是合理进行总平面布置与功能分区,按相关要求进行设计,保证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安全疏散距离等,厂房内配备消防设备、安全疏散及防护设施;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生产现场设置防爆型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室、配电室设置感温/感烟探测器等报警设施;设置过载、过流、短路等电器保护装置或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以防止因过载、短路等故障而引发火灾。加强工厂、车间的安全环保管理,加强岗位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培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和保养检测设备以保证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从而降低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