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四抓四促”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发布时间:2025-05-19 09:03 来源: 浏览:
打印
【字体:

芦山全景

 近年来,芦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精准施策,通过“四抓四促”举措,推动芦山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芦山县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抓顶层设计、促模式优化

一是压实责任,提高管护水平。制定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制度,压紧压实运维单位、运维委托方、乡镇(街道)和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责任,建立芦山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群,高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护,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专项行动,对60余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全覆盖检查,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二是突出“顶层设计”,构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新格局”。制定《芦山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芦山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责任,落实“谁污染、谁治理”主体责任,形成部门联动、乡(镇)属地管理、村规民约约束的长效常态治理机制,分年度、分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实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投入资金10541万元,建成畜禽粪污储蓄池40座16000m³,增加消纳面积2.8万亩,辐射带动茶叶(白茶)、中药材等产业5万亩,进一步推进芦山县畜牧业绿色、循环、健康、高质量发展。


抓创新实践、促效能提升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芦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日产约50吨,通过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转运工作,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网和可回收资源利用网“两张网”,推动垃圾分类收运终端见效,压缩处理后转运雅安市焚烧发电厂,经过焚烧处理,转化为电能,实现垃圾向能源的转变,“反哺”千家万户。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和有效处理农户垃圾覆盖率均达100%,各村民小组均配备有保洁员。

二是项目支撑,提升治理成效。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依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和芦山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设施恢复重建项目等项目,投资3600余万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管网修复等工作,及时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64套,设计处理能力1824吨/天,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86.6%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6.67%,新村聚居点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全覆盖,2024年整合资金35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抓重点事项、促难点突破

一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和新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提升,推进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对思延镇1个行政村(铜头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已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

二是严格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全县辖区内养殖户均建有粪污处理相关设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5%,规模养殖场全部建设有沼气池、贮粪池或污水处理贮存池,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达100%,大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100%。

三是大力开展化肥减量化行动。促进减量增效,力争实现全县农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稳定在93%。


抓宣传教育、促共建融合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宣传工作方案》,通过采取周五大课堂、坝坝会、村村响、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多渠道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截至目前,通过“周五大课堂”进行镇级政策宣传10余次,召开“坝坝会”进行村组宣传50次,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宣传覆盖农户5000余户。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Copyright (c) 2021 https://sthjj.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 办:雅安市生态环境局 官方政务电子邮箱:shjbhj@yaan.gov.cn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联系电话:0835-2224902 非工作时间值班电话:12369 邮编:62500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9 蜀ICP备19014011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