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全省生态环境工作会议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主持会议。
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至少有6个方面成绩明显,其中不少工作具有全国影响力。
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5%、排名跃居全国第2位;大气环境质量实现PM2.5和重度污染天“双下降”、PM2.5达标城市和达标县(市、区)“双增加”;土壤污染防控取得明显进展,9个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项目入选“国家102项重大工程”,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连续3年下降;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受到各方好评,全年完成5393个国省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在两个月内完成333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环评服务,推动成达万铁路、成渝中线铁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发行9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新增绿色贷款637亿元。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在全国前列,12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数量居全国第一;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成效明显,纪录片《生态秘境》获得广泛赞誉。
会议指出,当前,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仍不稳固,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不断交织、转换和叠加,生态环境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工作的高标准
正确看待所面临的压力,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在工作中必须把握3个关键:
第一,在促发展中守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既要防止出现对经济增长“踩刹车”的收缩效应,又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校准把牢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在持续改善环境、助力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有效回应群众期盼中找到平衡点,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兼顾短期治标与长期治本。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从源头上、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必须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围绕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紧盯当前,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探索管用好用的治理手段,精准施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强化基层基础。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是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重心要全面下沉。
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美丽四川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强化基层基础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四川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
2023年,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着重做好6个方面工作:
01
确保美丽四川建设全面起步见效
各市(州)要加快编制出台本地区规划,探索各美其美的建设路径。开展1-2个先行市(州)、5-8个先行县(市、区)试点。广泛宣传美丽四川建设示范亮点。
02
强力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过程防控、全地域保护、全形态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强化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加强川渝地区联防联控,加大对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的治理力度,协同推进PM2.5和臭氧防控;对工作推进不力、空气质量出现恶化的地方,及时提醒、通报、约谈。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开展大气污染物减量三年行动,大力推动重点工程减排。确保大运会期间“成都蓝”。把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以小流域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紧盯水质未达标及同比降类国、省考核断面,推动Ⅱ类水质及以上国考断面占比达到75%以上,1-2个市(州)稳定进入全国前30位排名,水环境质量排名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把小流域综合治理攻坚作为重点,开展小流域“三水共治”示范试点。出台美丽河湖建设资金奖励办法,争取成功入选一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统筹抓好长江黄河保护修复,强化长江流域磷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深化川渝跨界河流共治共保。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104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
以“三块地”管理为重点,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重点加强农用地、工矿用地、污染地块管理,定期更新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实行准入联动监管。高质量推动“8+7”无废城市建设。实施第四轮尾矿库排查治理,推动六大行业及涉铊、涉锰、电镀企业环境问题整治。统筹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防治,积极争取抗生素环境治理全国试点。
以问题整改为导向,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紧盯国家长江、黄河警示片移交我省的12个问题,确保一项一项整改到位。今年将开展第三轮第二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03
协同降碳,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新路径
加快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减污降碳协同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加快促进重点行业降碳转
04
统筹扩绿,持续提升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功能承载能力
加强生态的系统保护和统筹“扩绿”上的谋划。继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不断擦亮四川“生态大省”金字招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动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协同打造四川两张靓丽名片。深入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开展“绿盾2023”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05
服务增长,全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环评服务,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探索“清单式”环评审批服务,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尤其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环评服务保障。严格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首次轻微违法免罚等制度,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重点环保项目落地投产。完善环保投融资机制,探索实施县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奖补机制,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06
强基固本,加快建设高素质生态环保铁军队伍
建立厅领导联系县级机制,每个厅领导联系一个县,蹲点帮扶、解剖麻雀,推动整体工作有效提升。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向县级倾斜。要树立勇争第一的精神,力争每个市(州)都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每个县(市、区)都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要一刻不停推进全面
厅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驻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各监察专员办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驻市(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