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五个一”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
发布时间:2024-05-11 08:57 来源: 浏览:
打印
【字体:

宝兴县县境东西宽约61km,南北长约81km,幅员面积3114km²,下辖3镇4乡,共有35个行政村和1个涉农社区。宝兴地貌属垂直地貌,地形以山地为主,分高山区、中山区和平坝区,农户多生活在河谷地带和腰高山地区。近年来,宝兴县立足山区县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生态循环,全域推进、建管并重的原则,探索山区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逐步实现36个行政村(涉农社区)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目标任务,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100%。

制定一个规划,明确治理方向。遵循“因地制宜、分类管控,经济实用、利用为先,建管并重、久久为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本原则,通过对宝兴县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分析调查,印发《宝兴县“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优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线、治理任务、治理时限等。

整合一批资金,保障资金来源。建立地方为主、中省补助、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统筹整合涉农、环保等相关领域资金。多元化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累计整合中省专项资金、县级资金、其他资金共5583万元,采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37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确定一个原则,提升治理水平。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上,综合各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宝兴县地理地形特点,确定一个原则,选择成本低、能耗低、易维护的工艺和设备设施。依托宝兴县穆坪镇和灵关镇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有效解决穆坪镇和灵关镇3个社区及周边2个行政村污水治理问题,惠及人口2万余人。对聚集程度高、施工条件好的,采用AAO(厌氧-缺氧-好氧法)工艺和MBBR工艺,建设有动力或微动力一体化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对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采用“多级厌氧+生物渗滤”散户治理模式,处理后的污水用于林田灌溉。截至目前,宝兴县已建成运行集中式污水设施44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38座,1700余户散户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3524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总长度达到80余千米,惠及人口1.6万人。

凝聚一个共识,发动群众参与。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村民自治、公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打通群众参与的末端环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在污水设施建设时积极发动群众采用投工投劳的形式参与项目建设,有效监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在参与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也提升群众对农村生活治理工作的认识,自觉形成节约用水、维护治污设施的良好态势。

△开展污水处理设施巡查

健全一套机制,确保长效运行。坚持“建设是基础,运维是关键,长效是根本”的原则,印发《宝兴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委会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管理体系。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将污水处理厂(站)交由第三方社会化专业机构运维,制定《宝兴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考核表》,充分发挥环境网格员作用,以“乡(镇)监督+运维记录确认+不定期抽查+年终考核”的形式对第三方实施绩效考核,定期进行出水水质抽检,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Copyright (c) 2021 https://sthjj.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 办:雅安市生态环境局 官方政务电子邮箱:shjbhj@yaan.gov.cn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联系电话:0835-2224902 非工作时间值班电话:12369 邮编:625000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9 蜀ICP备19014011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