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5年3月28日我局拟对《天全县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称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3月28日-2025年4月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自公示日起5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35-2224212
传真:0835-2242025
通讯地址: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一、项目名称:天全县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
三、建设单位:天全县盛贯科技有限公司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四川环川盛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五、建设内容和规模:四川环川盛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范围内实施天全县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建设项目。本项目整体规划用地面积约54亩,为独立储能电站,电站总容量为100MW/200MWh,配套建设一座110kV变电站。储能电站与变电站布置在同一场地内,输电线路另行评价。项目经天全县发展和改革局同意备案(川投资备【2501-511825-04- 01-643969】FGQB-0217号)。项目总投资26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4万元,占总投资的0.4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主体工程
(1)储能区:项目储能系统总配置容量为100MW/200MWh,包含20套5MW/10MWh的储能单元,每套5MW/10MWh储能单元由2个5.015MWh储能电池舱和一个5.0MW升压变流一体机组成。储能单元均采用液冷散热,单个液冷电池储能单元采用314Ah/3.2V磷酸铁锂电芯,每套电池舱主要由电池簇、1个汇流柜、1个控制柜、1套消防系统、冷却机组等组成,每套电池舱合计容量为5.015MWh,其中电池簇接入1个汇流柜,由汇流柜汇成1路直流,接入PCS的直流开关。一体机内PCS交流侧并联接入变压器低压绕组,经变压器升压后接入35kV高压室后连接至35kV汇流母线,同时每个户外预制舱配备1套消防监测及自动灭火系统、1套液冷冷却系统。
(2)110kV变电站:安装1台容量为12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储能电站110kV高压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设备,110kV侧为线变组接线,主变采用户外布置。储能电站35kV侧为单母线接线方式,35kV出线10回:本期10回(其中储能出线7回(备用2回)、SVG1回、接地变1回、站用变1回)项目建成后以1回110kV出线接入电网;变电站采取油浸自冷式变压器。
2.辅助工程
储能站进站道路从储能站西侧道路引接,西北侧进站道路路面宽度为8.0米,长度约15米,西南侧进站道路路面宽度为11.5米,长度约10米,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道路,道路转弯半径不小于9.0米。
3.公用工程
(1)给水系统:依托自来水管网供给。
(2)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由厂区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园区市政管网。
(3)消防工程
变电站配置手提式和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等移动式化学灭火器和消防砂池。主变压器的灭火系统为独立系统,配置推车式化学灭火器和消防砂池进行灭火,不采用水灭火系统,火灾期间事故油排入事故油池内暂存,不产生含油消防废水。消防水池设计容积为927立方米。
4.办公及生活设施
新建一栋综合楼(面积为3139.76平方米)和辅助用房(面积为151.2平方米)。
5.环保设施
新建一处危险废物暂存间(50平方米)和1个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约50立方米),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
6.临时工程
本项目施工期拟在项目占地范围内布置临时综合加工厂、施工机械临时停放场等施工临建设施,施工临时设施共需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
六、主要的环保措施(设施):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强化施工扬尘措施,加强责任落实,基础开挖时采取洒水降尘、喷淋、冲洗、地面硬化、密目网盖等措施,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群集中居住区,减少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设置简易沉沙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租赁周边民房已有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不外排。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和施工工序,通过尽量避免午间和夜间施工,优选低噪设备、安装2.5米高围挡、限速行驶、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定时维护、保养施工设备,优化施工车辆进出路线等措施,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施工期开挖土石方平衡,无弃方产生。生活垃圾利用既有生活垃圾收集措施处置。施工场地及时清理和固体废物清运,不得丢弃在施工现场。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进行,避开雨季施工,减少雨水对场地开挖面的冲刷;施工区周围应设置排水沟,减少地表径流侵蚀;设置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回收利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1.电磁环境影响防范措施 主变压器采用户外布置。110kV 配电装置采用GIS 户外布置,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足够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站内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强度。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对主变压器等采取设置减震垫等措施,定期检修、保障各类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合理布置站内设备。 3.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后(食堂废水先经油水分离器处理)排入园区市政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磷酸铁锂电池、废变压器油、变压器油滤渣、废旧铅蓄电池和生活垃圾等。其中废磷酸铁锂电池由厂家回收处置,不在站内暂存;废变压器油、废铅酸蓄电池,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然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收集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 5.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应急事故池、主变压器事故油坑、事故油池、危废暂存间等重点防渗,其中事故油池、事故油坑、应急事故池等拟采取“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保护层+不低于2mm厚防渗涂料”进行防渗处理,排油管拟采用防水套管,确保各单元防渗层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K≤1.0×10-7cm/s的要求;危废暂存间地面按危险废物贮存标准做防渗处理,地面采用“混凝土基础层+2mmHDPE”进行防渗,暂存间门口设置围堰,根据危废种类划设分区,并设置导流沟、收集池,确保各单元防渗层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K≤1.0×10-10cm/s的要求;预处理池、雨水收集池、储能区等一般防渗,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防渗要求;站内其他区域做简单防渗(除绿化用地、预留用地以外)采取混凝土硬化。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事故油坑、事故排油管和事故油池采取防渗措施,站内事故油坑、事故油池设置和运行管理满足《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规定。建立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预警发布、预警响应等监测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并配备物资及后勤等应急保障体系,完善项目应急预案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