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4.20”地震震中,如何抓好《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芦山县环保局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剖析企业运行存在的环保问题之根源,增添措施,确保新上项目不带病上马、欠账运行。
问题根源:“三同时”严重缺失。长期以来,芦山群众经常投诉企业污染,堵拦企业情况时有发生,新环保法实施以后,这种情况更是让环保部门头痛不已。县局及时对企业环保手续办理情况、局相关机构开展监管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根源在于环保“三同时”严重缺失:企业老板把环评批复当成一张纸;环保部门坐等企业申请试运行。企业老板重主体工程建设轻环保设施投入,环保部门对“三同时”执行情况基本没有监察。最终造成企业环保设施没按环评批复要求落实到位,企业就带病上马、欠账运行。芦山一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就是因为“三同时”严重缺失,运行以来,成为当地不稳定源头,群众举报不已。企业不得不抓紧上环保设施。
“三举措”力抓“三同时”。查清问题后,县局讨论制定《芦山县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制度》,明确三项措施抓好“三同时”监管。
一是做好环评交底:对环境影响大的项目,环评批复后,环评部门将环评要求和措施梳理制成清单,通知项目主要负责人到环保局,由环评部门和监察部门负责人向项目负责人交待环保措施清单,明确“三同时”要求。
二是力抓“三同时”监察。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监察由监察大队负责,环评股配合。实行“三同时”挂牌负责制,由监察大队、环评股落实专人对每一个新建项目进行挂牌负责,跟踪、督促项目环评措施逐项落实,直至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入驻农业示范园区的淮南堂食品有限公司环评交底后,局长带领监察、环评负责人到企业厂区,及时监察环保设施设计、施工情况。
三是严把“三同时”验收关。业主提交试运行申请或验收申请后,由环评股与监察大队共同到现场检查后,组织相关股室开会讨论形成试运行批复意见或验收批复意见报局务会审议。一木业公司试运行申请批复后,监察发现企业环评措施中部分措施落实不到位,噪声监测微超标,群众举报,县局及时发出整改要求,局长带人跟进监察。目前,该企业按县局要求整改,效果明显,群众反映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