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将生态立县思路通过历次全会和读书班等形式固化为全县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明确“一条路径”,建强“一套人马”,用活“一批载体”,“生态保护”与“生态共富”互促共赢,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不竭动力。
宝兴硗碛水库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一条路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县委全会做出顶层设计,探索一条生态好、生活富、经济优、文化兴的发展道路。探索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综合党委,将县、乡、村三级行政主要领导,纳入国家公园管护体系并兼任站长(点长);打造“天空地人一体化”智能监测指挥平台,健全智慧监管体系。创新成立全省首个县级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在全国率先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中心等监管平台。
强化全民参与,建强“一套人马”
生态管护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巡山
组建生态环境、林业等行业领域宣传队伍10余支,整合1000余人的属地宣传队伍,变“伐木工”为“护林员”,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理念带入千家万户;编制形成《熊猫老家》《美丽宝兴》等本土教材,纳入党校、农民夜校等学习内容。
强化宣教拓展,用活“一批载体”
大熊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成功打造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蜂桶寨自然生态博物馆、大熊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体验基地,形成“一院两馆两中心”县域生物多样性宣教格局,每年开展红色教育5万人次;打造秘境熊猫·溯源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4条,开发生态研学、自然教育等旅游产品10余个,自然教育师和基层巡护员为学员们讲解野外巡护体验、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每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宣教活动,形成人人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成效转换,实现“一个目标”
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深入实施“生态共富”工程,2024年,宝兴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6元,同比增长6.7%,位居全市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