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是推动制度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市(州)级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四川省雅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23—2035年)》,为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引领和遵循。出台全国首部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地方性法规—《雅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若干规定》,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
二是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开展麝类、猴类、雪豹专项调查和自然资源本底调查,编制印发《雅安市分布的林业部门管理的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国家“三有”野生动物名录》。开展青衣江、大渡河流域水生生物监测和禁捕效果评估,优化提升全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措施和鱼类资源保护举措。建立生物多样性一体化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在荥经片区开展监测平台试点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地日常巡护监测。
三是开展就地迁地保护。成功申报石棉县亚高山特色和荥经县桢楠、珙桐2个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启动申报荥经桢楠、珙桐种质资源库国家级库工作。建立雅安市碧峰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救护受伤野生动物。建立了两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和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川金丝猴、雪豹、羚牛等标志物种保护成效显著。光叶蕨、雅安红豆、圆叶玉兰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群得到复壮。
四是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和修复。切实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持续开展大熊猫廊道建设和生态修复工作,成功将我市拖乌山、泥巴山等廊道建设纳入到国家林草局印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
五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完成古树名木保护补充普查结果分级认定和公布工作,全市登记在册古树名木16935株,其中一级古树201株、二级古树258株。新建雨城区黄龙银杏古树公园、天全县刘家山楠木古树公园、宝兴县东拉山桂花古树公园、石棉县南酸枣古树公园4个古树公园,全市古树公园总数达到7个。
六是建成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基地。宝兴县成功打造大熊猫起源馆、大熊猫文化宣教中心、蜂桶寨自然生态博物馆等一批体验基地,形成“一院两馆一中心”县域生物多样性宣教格局;汉源县成立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司法实践基地;天全县建成牛井沟生物多样性科普长廊,建成“智慧大脑守护国家公园绿水青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天全片区智慧体系建设项目;荥经县积极申报雅安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石棉县正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公益海管护站建设项目。
七是探索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依托雅安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全市茶叶面积居全省第三、产量居全省第二、产值居全省第三,全市鱼子酱产量50吨,占全世界总产量12%、全省总产量99%,黄强省长在央视《对话》栏目中亲自推介我市鱼子酱。名山区仙人掌茶庄、天全县高老山庄、荥经县舒哥农家乐获评省级竹林人家。
八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印发《雅安市重大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试行)》,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和“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抓好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扎实构建生物多样性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雅安将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奋发有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雅安。
全面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充分发挥市政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深化部门联动协同,全面落实《四川省雅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23—2035年)》。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与考核,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各县(区)结合实际制订本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谋划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共治共享。健全全覆盖、多层次、多元化的生物多样性宣传科普体系,加强科普宣讲专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主动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责任。发展生物多样性公民科学,引导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者行动,完善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机制和违法活动举报机制,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激发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性,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