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监管,持续加强机动车尾气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机动车检验市场秩序,推动行业规范自律。5月15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2025年移动源管理工作推进暨机动车检验机构警示教育会。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区)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全市19家机动车检验机构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先后通报近期机动车排放检验监管平台网络抽查发现问题情况,安排部署2025年移动源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通报近期环检机构典型违法案例,解读《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等监管要求,对提高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真实性、准确性,确保检验检测质量,合规经营、依法检测,规范机动车检验市场等方面提出要求,机动车相关专家围绕国家检验标准、机动车检验检测技术、机动车尾气检测禁止行为及后果进行讲解。
会议强调,一是攻坚合力,加强监管。生态环境、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将机动车机构纳入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日常监管,充分运用远程监控等手段精准查摆问题,督导整改。二是筑牢底线,知法守法。全市各检测机构负责人和具体检验人员要强化学习知法,要在检验操作中守法,健全机构规章制度,要认真吸取本次会议通报的各类警示案例教训、举一反三,坚决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三是开展技能培训。各检测机构要采取老带新培训、专家培训、技能考核等形式,强化检验人员的技能提升,做到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和操作设备熟悉熟练和规范,避免因技术问题出现的涉嫌弄虚作假情形的发生。四是压实责任,推进重点任务。各县(区)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监管职责”,发挥部门合力,协同推进2025年移动源污染防治。
会后进行现场教学,着重实战实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对机动车定期排放检验机构检验检测设备、汽油车和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检测方法、检测报告及过程数据逻辑性分析及常见问题和重型货车后处理装置查验进行讲解。通过现场教学,切实增强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出具不实检验报告、不符合机动车排放检验规范和重型货车违法情形的辨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