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以生态保护助推经济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5月18日下午,在2023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现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了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荥经县“以国家公园建设引领经济绿色转型”入选其中。自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荥经县坚持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把荒山变青山,一手抓绿色转型发展、把青山变金山,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其做法和经验已成为在国家公园中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亮点。
突出重点建设,创新发展模式
荥经县物种资源丰厚,不仅是大相岭山系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和关键栖息地,也是大相岭山系和邛崃山系种群遗传基因交流的关键走廊带,分布有大熊猫31只。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荥经县以大熊猫保护工作为重心,围绕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放归、野外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监测巡护管理及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推进大相岭大熊猫孤立小种群保护与复壮,守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探索创建出大熊猫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政府(Public)+本地居民(Local)的“NPL”机制,建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统筹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生态提升和绿色产业发展。
深挖文旅产品产业链,生态与经济“双翼”齐飞
荥经县以国家公园吸引大客群,以大客群引领门户小镇大消费,全力打造“貊貊家园”业态集群,充分挖掘以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为核心的文旅品牌,积极推出国际大熊猫论坛、森林康养民宿、高山休闲娱乐等一系列项目;打响熊猫IP,开发具有熊猫元素的“熊猫笋”“熊猫茶”等以国家公园为标志的高端农产品,“熊猫+产品”,打造出一座“熊猫民宿村”,实现生态、生产和生活“三个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美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荥经县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荥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