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茶田风光
名山区幅员面积614平方公里,生猪出栏59.45万头,存栏43.15万头,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9.60亿元,位列四川第一位。茶叶和生猪养殖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名山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两合水流域尤为突出。
为坚决扛起上游责任、筑牢上游屏障,2022年以来,名山区采取系列管控和工程治理措施,开展两合水流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纵向建立“区级主导、镇级主抓、村组主干”三级联动抓落实工作机制,横向落实与眉山市丹棱县、成都市蒲江县的联防联控制度;开展全域检测监控,科学设置15个手工监测断面,建设9参数水质自动监测站3座,多方位、长时间、全过程掌握流域污染物变化情况。
采取疏堵结合措施遏制畜禽养殖污染,划定畜禽养殖区域网格,对流域内1000余户养殖户实行镇、村、组三级干部包户管理制度,包户干部不定期开展养殖户巡察;对干流、主要支流500米范围内的生猪存栏100头(家禽1000只)以上养殖户安装摄像头,进行粪污网络在线监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督导组定期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排查,发动村(镇)干部开展夜间和雨天暗访巡查,2022年以来累计查处偷排漏排养殖粪污行为24起;疏通粪污收集渠道,依托5家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0台抽施粪车辆、20台吸污泵开展养殖粪污就地和异地利用,建成10个大型田间公共储粪池,累计可收储8000立方米粪水。
河湖管护队
采取减药减肥等措施管控农村面源污染,在流域范围内扦插黄板2万张,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0盏,覆盖茶园面积约133.33公顷,逐村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减少农药用量和农残污染;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两合水流域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533.33公顷,规范沼渣沼液还田项目266.67公顷,减少化肥污染;利用河滩地建成生态湿地1公顷,新建小型人工湿地54处,清理整治沟渠20余条,新建场镇污水主管网8.1公里、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套、无害化卫生厕所3100余户,改善河道周边环境面貌;建立村级河湖管护“解放模式”体系,落实三级河长18名,设立河湖管护队伍30支,2022—2024年开展巡河问河1300余次,发现并处置问题90个,清理各类垃圾38吨。2022—2024年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下一步,名山生态环境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毫不松懈抓牢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推动两合水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